《我的团长我的团》中,龙文章所部在怒江西岸

怒江 更新于:2025-01-26 15:32
  • 后知后觉丶0512

    《我的团长我的团》是一部以抗日战争为背景的电视剧,其中龙文章所部在怒江西岸的死守场面非常惨烈。这一部分剧情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挣扎。
    在怒江西岸的战斗中,龙文章率领的部队面临了强大的敌人,双方展开了激烈的对抗。以下是一些描述该场面的要点:
    1. 伤亡惨重:龙文章所部在怒江西岸的战斗中,伤亡人数非常惨重。许多战士在战斗中英勇牺牲,有的战士被敌人残忍地杀害,有的战士在战斗中受伤,但仍然坚持战斗。
    2. 环境恶劣:怒江西岸的战斗发生在恶劣的环境中,战士们面临着雨季的泥泞、山地的险峻以及敌人的猛烈进攻。在这样的环境下,战士们的生活条件十分艰苦。
    3. 指挥官龙文章的英勇:龙文章在怒江西岸的战斗中表现出了极高的军事才能和英勇的指挥能力。他带领部队顽强抵抗,鼓舞士气,使得部队在逆境中不断坚持。
    4. 战斗残酷:怒江西岸的战斗异常残酷,双方士兵在战场上展开了激烈的肉搏战。战士们为了国家和民族的解放事业,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
    5. 民族精神:在怒江西岸的战斗中,龙文章所部展现出了中华民族的顽强精神。他们不畏强敌,不怕牺牲,为了民族的解放事业英勇奋斗。
    总之

    举报
  • 兰花草0088

    龙文章在怒江西岸收拢了一千余溃兵攻下已被日军前锋占领的南天门,死守了一天一夜,打退日军16次进攻,最后活着回到禅达的仅22人。

    在冲击日军前锋(2个加强小队100多人)时,龙文章率军同日军展开惨烈的肉搏战,硬是将日军顶下了南天门,我军损失了近200余人。

    此后日军主力征集了缅甸几乎所有的自行车,比龙文章预想的到达时间足足提前了6个小时,在掷弹筒、92步兵炮等轻型火力支援下发起不停的进攻。龙文章部趁之前的胜利之势,拼死据守,打退日军所有的进攻。

    之后日军的重炮部队也到达,重型的榴弹炮也加入了战局,并且在夜晚动用了化学武器(催泪瓦斯),全部被龙文章所部击退。尤其在日军毒气进攻一战(第16次进攻),双方均损失惨重,龙文章部所剩仅100余人。

    日军的第17次进攻,不仅进行了超过之前进攻之和的炮火准备,而且投入了坦克部队和大量的新锐步兵,用烦啦的话说即使是刚开始那全无折损一千余人也绝难以阻挡日军这强大攻势。最终在虞啸卿支援的半个基数的75步兵炮弹的掩护下,龙文章率仅剩的残部撤向西岸。

    此次阻击站,不仅掩护了数千溃兵和老百姓安全撤向东岸,而且阻止住了日军度过怒江天险,给东岸国军以时间重铸江防。代价也是惨重的,损失了近千人,这些在缅甸的原始森林经历了无数苦难的中国军人最终没能回到自己的祖国,永眠于南天门!

    也正是此战让日军损失惨重,也认识到他们面前的军队已经不是溃败之师,暂时放弃了强渡怒江的企图,在南天门进行对峙。

    此战用禅达那位老人的评价最为恰当:

    壮哉!

    见你们去,见你们回,

    去时铺云遮月,回时干戈寥落,

    老朽做了一生的蠹虫,

    今日才懂得马革裹尸说的是大悲凉,

    却不是豪情!

    举报
  • 婧雅19
    举报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